關於阿拉斯加之死|離開了充滿問題的社會,就能夠找到人生的答案嗎?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我第一次讀他的時候大概是5年前,那時的我看這本書感覺不多,5年後的現在,在疫情的影響下,對於工作、生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多了些感觸,再次翻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也比那20出頭歲的自己多了許多。

在疫情籠罩全球的現在,除了生離死別之外,有不少的人也開始思考,我們人對於整個地球、整個環境所造成的傷害是不是已經超過了這顆星球可以負荷的程度,這個疫情是不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應該要停下腳步,慢下來,去思考自己的生命,也讓地球有個喘息的空間。

阿拉斯加之死這本書,可以說是嬉皮們的聖經?對於社會感到失望的人或是偶爾喜歡來一趟「尋找自我」旅行的旅人們,應該都讀過這本書,或是看過電影版本「荒野生存」

這一本書其實已經出版了很久很久很久了,但我覺得這兩年特別適合拿出來再看一次

「本篇文章很適合搭配 Eddie Vedder 的 Society 一起讀。」

When you want more than you have
You think you need
And when you think more than you want
Your thoughts begin to bleed
當你想要得比你擁有的更多,你會以為你需要這一切
而當你想要的越來越多,你的思想會開始淌血。

我覺得書比電影好看很多,相關連結放在這
Into the wild阿拉斯加之死書籍線上購買
Into the wild荒野生存電影預告片

Into the wild書籍翻譯成「阿拉斯加之死」比起電影聽起來很聳動的「荒野生存」來說,我更喜歡阿拉斯加之死這樣帶點蕭瑟味道的名字,畢竟這並不是一部充滿荒野逃生的片子,也不是像電影「127小時」會把自己身體切掉之類的片,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只有一個畢業於明星大學、小康家庭但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充滿怨言,想要拋棄一切去大自然流浪、尋找自我的一位大學生畢業生的故事。誒對,聽起來就很像你跟我,你身邊的朋友裡至少是有一個想要去荒野追求生命意義的吧?

阿拉斯加之死這本書其實在1997年就出版,電影則是2007年就上映了。
24年,也是書中男主角生命的長度。
24年後的現在,依然有許多的人在尋找生命中的意義。

「一九九二年九月初,在阿拉斯加一輛廢棄的巴士裡出現一具男屍,他是來自華府、大學剛畢業的Chris McCandless。生前,他家境富裕,前途似錦,但他卻拋開一切、走向曠野,從此踏上不歸路。」-阿拉斯加之死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阿拉斯加的故事,你現在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他的照片,故事的主角亞歷山大(本名:Chris McCandless)出生在美國華盛頓DC,一個家境不錯的家庭中,跟妹妹感情很好,跟充滿威嚴的古板父親關係不是那麼的親密,但從小就很聽爸媽話的Chris依然是把乖乖地進到爸媽希望她進的大學,也把書給念完了,等到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後,他完全沒有跟家人講他要去哪,就這樣帶著行囊離開了住的城市,開始他的冒險生活,往阿拉斯加前進。他在途中把車子拋下、把錢跟信用卡都燒掉、滑過獨木舟到達海上、搭了無數便車、當過街友、打過粗工,最後也抵達了阿拉斯加,在找到了生命中的意義之後,卻因誤食了有毒莓果而死亡。

這本書是由一位美國的登山家作家寫的,從Chris McCandless的筆記本、照片上的文字還有訪談曾經跟亞歷山大接觸過的人們所記錄下的故事,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人對於亞歷山大這個人的看法還有亞歷山大的真正模樣,不只是從主流報導中單純解讀一個學生吃了毒莓果死掉這樣的新聞而已,因為亞歷山大24年前所面臨到的,我想就跟每一個面對到人生叉路而不曉得該如何選擇的人沒有任何差別

「我想他會碰上麻煩,部分原因也就在於它想得太多了。有時候他太努力要讓世界有意義,想理解為什麼人們互相傷害。」

Chris McCandless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左派的年輕人,對於這個社會上多數人的貪婪、資本主義下大家不斷的買最新、最好、最貴的東西非常的不齒,所以他堅持不搭乘飛機,也不隨便拿人給他的金錢跟物品,對他來說,可以用最最最最少的資源跟最少的慾望生存下來這樣就足夠了。

很多的時候我也會想:我「需要」還是只是「想要」

在一個相當方便的社會環境下生活,我們很習慣打開手機90%的需求就可以被滿足,玲瑯滿目的電商,每一個電商又有無數的商品,去到超市,一個牛奶就有5到10種不同的品牌,打開衣櫥,你有幾件衣服是整個冬天連一次都沒穿過的?但是我們還是會忍不住的買更多東西,看到喜歡的品牌又出了什麼樣的新商品就給他買了下去

但其實每一個消費的選擇,都是影響環境的一個部分。
相關閱讀:臺灣每一分鐘丟掉9.9件衣服:平價時尚「穿一次就回本」的真相

很多的時候我也會想:為什麼有著歷史的前車之鑑,人們卻什麼也沒學到?
希特勒種族大屠殺距今已經快80年,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因為政治、宗教、種族、性別的不同還是不斷的發生衝突,看看香港、看看緬甸、看看敘利亞、看看伊拉克。我們因為自身利益去傷害跟我們不相同的人,做的事情跟羅馬人在2000年前迫害基督徒有什麼不一樣,跟基督徒後來再迫害異教徒、以女巫知名燒死無數女人,一百年一百年的過了,人類卻好像不斷的在打轉重複互相傷害跟迫害。
相關閱讀,比爾蓋茲也推薦的書: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這本書超級無敵厚,而且要看完應該要好些時間但很好笑又很好看)

「這麼多人過得很不快樂,卻不主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受到安全、服從、保守主義的生活制約。這樣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能夠給人心靈上的寧靜,但其實安全的未來,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Chris McCandless

這是Chris McCandless給一位80幾歲老阿伯的話,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瞬間停了下來閱讀了好幾遍,現在也送給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或許你也會從中獲得寫什麼。

離開充滿問題的社會,我們不見得會找到答案。
我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也很想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想知道人生到底是什麼,然後我就去了一趟加拿大,還記得老師那個時候問每個人:你為什麼要來多倫多?
我回答:我覺得我應有盡有,但是想要找尋自我。(現在的我回頭看8年前的自己真的覺得很天真又有點好笑哈哈哈哈哈)

你問我,那我有在加拿大找到自我嗎?
廢話,當然沒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答案其實就是在你自己的心中,如果你今天連自己也不認識,那其實不管你到了哪都一樣不會有解答的,這就跟談戀愛一樣,我們常常會覺得另外一半應該就是生下來彌補你生命中的不足,所以才叫做另一半,好像一半+一半你們就會完整了。但是沒有人是我們的答案,也沒有人可以解決我們的人生的問題,我們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只有自己,離開的時候也是自己走的,伴侶,應該要是陪伴你的人,而不是你快要淹死緊抓不放的漂流木。

如果你不喜歡人生中某些部份,能做的,就是從改變你自己開始
如果你看不慣社會上某些部分,能做的,就是從行動開始

Chris McCandless死了
但阿拉斯加之死的精神還活著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